刘 津
摘 要:人情关系为乡土社会的和谐贡献了重要力量,现实社会的转型使得人情关系内部的情感性成分、工具性成分和规范性成分所占的比重出现了变化,进而带来了人情关系表现形式的变化,人情关系的异化则是这种变化的结果。人情关系带来的现实社会中的摩擦的核心在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落后于现实社会的转型,并且没有及时找到合适的手段来弥补人情关系形式变迁所留下的空缺。在针对这些空缺对人情关系进行重构后,形成了人情关系系统,这种人情关系系统可以成为乡村善治的路径选择。
刘津.pdf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3479号